最近无锡市新城幼儿园里来了一个新朋友——垂耳兔,它就住在南草坡。孩子们一到户外活动时就会把它团团围住,一边观察着兔子的一举一动,一边窃窃私语:“小兔子喜欢吃草、跑来跑去的,我也喜欢在草地上玩耍、晒太阳,真是太开心了!”
一次春天的谈话
老师:“春天来了,你们会和家人去哪?做些什么?”
安安:“我爸爸会带我们去渤公岛野炊,带很多好吃的东西。”
帅帅:“我们还会搭帐篷、烧烤,还去钓鱼呢……我还看到有人在写生。”
团团:“我会和爸爸妈妈在湖边玩沙子、堆城堡,搜寻宝藏。”
……
老师的思考:
幼儿园是儿童和教师共同生活的地方,当我们将视角转向儿童时,儿童的逻辑、儿童的需要、儿童的审美、儿童的发展便成为了我们考虑游戏环境创设的核心因素。结合“春天”这个话题,我们把游戏场域从室内转向室外,充分利用园所自然环境,和孩子们一起重新打造户外区域。
一次春天的调查
在现有的硬件条件下,如何将户外活动区域回归为孩子们需要的游戏场所,他们有自己的想法:
乐乐:“我们先要准备一顶帐篷和一个野餐垫,还有烧烤架、许多水果和食物。”
多多:“应该要准备钓鱼工具、挖沙工具、工程车玩具。”
萌萌:“我觉得要准备画板、画笔,还有小椅子。”
安安:“一定要带上风筝。”
安妮:“那我一定要准备好捕虫网,去捉蝴蝶。”
帅帅:“我要带上我的尤克里里,为大家表演。”
老师的思考:
孩子们有权力对自己游戏、学习的空间提出自己的想法,进而自主设计和布局。他们通过现场勘查、区域设计、材料筹备,在小组讨论与合作中将生活经验纳入环境创设,这是他们探索世界、展开交往的游戏空间,也是教师基于生活事件、游戏探索的课程资源。
一次春天的改造
游戏源于生活,使用源于幼儿生活的游戏材料可以使游戏更贴近生活,充分调动幼儿游戏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进而丰富他们的游戏活动的体验感。
昊昊:“帐篷不能放在土坡上,应该要放到平整的草地上,会稳一些。”
轩轩:“我看这个帐篷最多只能进四个人,再多就太挤了。”
土豆:“烧烤时会有火苗,所以烧烤架要离帐篷远一些。”
果果:“那我们把画板和望远镜放在土坡上把,可以能看到更远的地方。”
城城:“我们把木片、石块、积木,还有工程车玩具放到沙池里,我们就可以挖地基,造更高的楼房了。”
老师的思考:
在如此开放的环境布置当中,幼儿不仅考虑到活动时的便利性、人与材料之间的关系,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、材料与场地之间的关系,还考虑到活动的安全性。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,幼儿获得了审美力、想象力、创造力、空间认知,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和提升。
一场春天的约会
孩子们以另一种方式探索与自然的无限可能,创造更多体验感和愉悦感:
眼中有自信,
口里有歌声,
心内有力量,
每一张小脸蛋上,
都挂着熟柿子般的笑容,
这俨然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诗意般的画面。
老师的思考:
当我们的环境具有更多的探索性和留白时,孩子们的好奇心、探索欲便会催生出更多的可能。让幼儿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视角不断丰富他们的游戏环境,这样幼儿才能不断自我卷入、自我创生、自我完善,使环境变得灵动、丰富,充满“儿童性”,从而在不断的环境参与中获得自信、自主。